- · 《生态科学》数据库收录[10/06]
- · 《生态科学》栏目设置[10/06]
- · 《生态科学》刊物宗旨[10/06]
- · 《生态科学》征稿要求[10/06]
- · 《生态科学》投稿方式[10/06]
健康发展目标论(5)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要使“健康”成为发展目标,就有必要从哲学高度把这个概念讨论清楚,否则一到实践就会歧义丛生。马克思把创造作为人的本质力量,人要通过创造性活
要使“健康”成为发展目标,就有必要从哲学高度把这个概念讨论清楚,否则一到实践就会歧义丛生。马克思把创造作为人的本质力量,人要通过创造性活动才能体现人生价值,正常劳动都多少有所创造。凡创造力量能通畅发挥,即不但表示生理障碍排除,而且表示心理障碍排除。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升华,两者有机结合,可在完整意义上反映属人的健康。所以健康作为哲学概念,笔者认为其内涵是:人的创造力量通畅发挥。健康不仅是个体状态,更重要的是社会状态,没有社会健康,个体健康就没有依托和意义。“健康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在新形势下的升华。
促进社会健康发展,首先要保证物质文化的健康性质。目前显性的生态破坏在道义上已无容身之地,而建设项目对原生自然的冲击却在上扬。为了改善民生和增强国防,必须要力推技术开发,但即使是重大项目,也应当尽量减小代价。坚决制止对城市规模的盲目追求,留下足够的自然空间。高技术应按风险的可测、可控、可逆原则做应用选择,高风险技术以国家掌握为限。应当警惕:在社会大面上过分采用智能技术,会导致体力脑力倒退!食物安全、能源优选、材料精加、计算独立、废物再生、疫病防治等领域,技术开发还有广阔天地。疫病使各国经济向相对独立复归,为此产业结构要进行调整。
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其次要保证行为文化的健康性质。实体消费兼具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双重意义,《本草纲目》早有野生动物毒性的记载,现代野味食用不能归咎传统文化,而是与猎奇炫富心理被商家利用相关。生态文明已成国本,用它可以规范全部消费行为。文艺、体育、旅游等服务消费,既利好生态也有益健康,关键是要行为检点。“文明”的本质是与动物界剥离,有开创也有收敛,可以说文明是从知耻开始的。如果为寻求刺激而不懂收敛,是向动物倒退。倒退的危害可能超过动物,致山河暴殄与灾祸横生。既然采用市场经济,人的异化就有一定难免性,只能对正反行为后果进行不懈比较。
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再次要保证制度文化的健康性质。疫病作为自然界对人类报复的常态现实,使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预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明确得到印证。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在疫病抗击中已得到再次显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凡人只要经过这场瘟疫都会明白:一个凝心聚力的中央政权,对全体国民的安危存亡是何等关键!毕竟是发展中国家,体制只能在前进中完善。马克思有一名言:“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12]完善制度文化,需要重视系统的负反馈机制,建设性意见属于负反馈信息,它有助消减信息输出偏差,促使系统稳定。
促进社会健康发展,最后要保证精神文化的健康性质。健康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人的本质力量价值,本质力量的价值在自觉掌握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为所当为而不是为所欲为。西方先进科学和技术需要继续吸收,但也到自主开拓的时候了。依托自然科学的优势,西方在相当层面上,实现了病态观念灌输,力图从内部开始瓦解系统。现代国家的魅力集中体现在高等教育,大学灵魂在于一个朝气蓬勃的学术氛围。历史经验证明,缺乏内生动力,制度约束只能化为创新思想的桎梏。史上“科学救国”主张虽有局限,但的确造就了几代品学兼优的学术脊梁。笔者再次倡议,把“科学自信”[13]作为国家精神。
衡量健康发展,可以考虑使用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HDI)。人类发展指数是1990年联合国以预期寿命、教育水准和生活质量为基础变量,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得出的综合指标。以后虽经多次修改,但三项指标的基础地位都从未动摇,预期寿命始终位居第一。人类发展指数之所以只在发展中国家认同,是因为它负载着挑战国际霸权的价值观,发展中国家在宏观层面也底气不足。气候在恶化,体温在下降,病毒在演变,要按最困难前景谋划。“健康”目标,可能成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最后分野。以健康发展引领经济社会生活,能得到公众主流的认同,从而在全球阴霾下趟出一条全新发展道路。
四、结论
本文首先把疫病视为生态系统自我调节机制的表现,继而从人的异化角度揭示出疫病常态化的深层原因,最后提出“健康”哲学界定及“健康”发展目标。它们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均有开创意义。
文章来源:《生态科学》 网址: http://www.stkxzz.cn/qikandaodu/2021/0722/1297.html
上一篇:生态科学欢迎广大同仁踊跃投稿
下一篇:湖州让大健康与城市发展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