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态科学》数据库收录[10/06]
- · 《生态科学》栏目设置[10/06]
- · 《生态科学》刊物宗旨[10/06]
- · 《生态科学》征稿要求[10/06]
- · 《生态科学》投稿方式[10/06]
推进生态修复、加强科研监测,西藏——守护冰(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在山南市浪卡子县,普玛江塘边境派出所的民警有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守护坐落于他们辖区内的岗布冰川。 普若岗日冰川位于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山南市浪卡子县,普玛江塘边境派出所的民警有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守护坐落于他们辖区内的岗布冰川。
普若岗日冰川位于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在6000米至6800米之间,面积400多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中低纬度冰川。
米堆冰川。 本报记者 徐驭尧摄
冰川雪山不仅是美丽风景,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近年来,西藏大力开展冰川雪山保护工作,力争以更科学的方式守护雪域高原。
2021年9月,为更好保护岗布冰川,当地相关部门发布公告,宣布岗布冰川“除科考、资源调查等工作需要外,禁止一切旅游活动”。在通向岗布冰川的道路上,普玛江塘边境派出所的民警设下哨卡,对希望去冰川旅游的游客开展劝返工作。
这些冰川雪山是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许多地表径流的来源,滋润着高原水系的发育,也深刻影响着周边的生态环境。
因此,加强监测非常重要。很多年前,老一辈科学工作者一般采取现场观察的方式判断冰川的变化,以此评估灾害情况。如今,科学设备不断进步,陈华勇等人也得以更科学、高效地开展灾害预警相关工作。
文章来源:《生态科学》 网址: http://www.stkxzz.cn/zonghexinwen/2022/0728/1623.html